本报记者 郑荣健
由中国文联、中国杂协、山东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四次全国魔术比赛日前在济南落下帷幕,但伴随着嘉宾表演、魔术讲座、道具展销和外国幽默专场的演出,持续多天的比赛仍余热未去。记者获悉,与历次金菊奖比赛相比,本次比赛的门类设置更完备,整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本次比赛是2009年北京世界魔术大会之前最后一次最高规格的全国性魔术赛事,中国魔术如何与国际接轨便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表演方式应从“手里”转到“手外”
作为本次比赛评委会的副主任,魔术表演艺术家刘树正认为,跟国外相比,目前我们的差距在大型魔术方面,因为涉及到经济实力和商业运作的成熟程度,而差距最大的是近台魔术。他说:“这牵扯到观念转变、节目创新等问题。比如有一次我到南京参加一个近台魔术比赛活动,有一些砸杯的节目,第二天报纸就出来了,说为什么我们的魔术一到了近台,就从千变万化变成了千篇一律呢?多少年来,很多近台魔术师主要都是继承,很少去发扬,只表演师傅手把手教的东西,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观念,造成了优秀的魔术节目越来越少。”在刘树正看来,老一辈魔术师对新科技材料的运用,对新的思维方法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许多魔术师老把眼光放在手上,只练习手上的功夫,对它的呈现手法、表演方式,都还注意不够。他举例说:“参加本次比赛嘉宾演出的外国魔术师,他们表演的其实就是我们传统里的变扇子、变花魔术,但他们在舞台上的步伐、神情,与观众互动的戏剧色彩,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风格取向以现代形式反映文化内涵
谈到中国魔术与国际接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磨合便不可避免。应该说,我们的一些传统魔术表演与时代的同步稍显不足,确与文化认同的差异不无关系。那么,在寻求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如何既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能较好地延续自己的民族风格呢?
来自澳门的评委、魔术师翁达智认为,在表演中,魔术师对魔术的理解很重要。跟杂技相比,杂技的技巧在明处,要尽量呈现其难度;魔术不一样,它的技巧应该在暗处,不应过分张扬技巧难度,而要去呈现其变化。像《闲情》,就表现得很生活化,很有内涵,不夸张,不刻意。在他看来,追求呈现或与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的融合,是内地魔术发展的一个现象,但不应落入误区。翁达智表示,中国魔术要让观众摆脱那种“一套燕尾服、两只白鸽子”的魔术印象,同时又不停留在几百年来陈旧的传统表演模式上,就要从文化内涵着手去创新形式。
好用的美白面膜品牌玫瑰精油排行榜不错什么减肥产品效果好bb霜什么牌子好最好的深层清洁面膜护手眼部去皱好瘦身霜排行榜精油美白保湿面霜左旋哪种好减肥去斑面膜 基础建设引进新的魔术观念和交流平台
在我国魔术发展史上,上海始终是我国近现代魔术发展的重要阵地。作为本次比赛评委,上海魔术师俱乐部主任周良铁的视角更着重于国内魔术艺术的基础建设。他告诉记者,跟过去有个别节目冒尖的特点相比,本次比赛参赛节目水平在整体上已有很大发展。在他看来,本次比赛整体水平获得提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人通过网络交流和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一批年轻的、非专业的选手发展起来了;二是引进了一些新的魔术观念,比如魔术俱乐部的观念,特别是自上海国际魔术节举办以来,引起了魔术界内部交流的公开化,促使新的一代魔术师迅速成长。针对魔术表演缺乏专门剧场的情况,刘树正认为,在我国魔术道具工艺水平还相对落后,魔术艺术的产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目前建立专门剧场的时机还不够成熟。翁达智则表示,建立以魔术俱乐部为代表的交流平台,也是值得探索的路子。
人才培养以提升文化素质为核心
从短期看,中国魔术寻求与国际接轨是为了迎接2009年的北京世界魔术大会;但对魔术界来说,2009年魔术大会只是发展的重要机遇,“接轨”的长期内涵更在于中国魔术如何提升和发展自己。刘树正说:“魔术的特点决定了优秀的魔术师必须是专家中的杂家、专才中的通才,他们要懂得道具的研发,要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能用广阔的思维去创新节目。因此寻求魔术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提高魔术师的文化素养,通过培养人才、多出精品,形成声势,进而带动魔术艺术的整体发展。”作为本次金菊奖比赛最年轻的评委,任维东对金菊奖比赛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深有感触。他透露,借比赛挖掘人才,再组织专家对选手进行扶帮带,这是很好的路子。
|